9月10日-11日,“中、英聋人手语和英语教学及网络资源开发”研讨会在我校成功召开。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英聋人英语、手语教学方法的探讨。
研讨会开幕式于9月10日上午在特殊教育学院笃行楼605会议室举行。我校副校长甘勇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与会专家有国际知名语言学家、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手语和聋人研究国际中心”主任Ulrike Zeshan泽善教授,英国手语和聋人研究专业杨军辉博士、Nicola Nunn妮可拉博士和Mark Heaton及英语手语翻译Gail Caudrelier and Terese Weiss等。我校教务处、校长办公室、特殊教育学院负责人及部分特殊教育学院师生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我校教务处处长周晓莉教授主持。

全体合影
开幕式上,甘勇副校长代表学校向教师致以教师节的问候,并代表学校对各位国内外专家的莅临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我校认真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将“办好特殊教育”作为特殊教育学院发展的目标,为了这个初心,我们从未懈怠。他要求,要确保聋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建立跨专业、跨学科、跨国界,聋、听结合的高素质教学团队,持续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研究。我校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合作的成功展开,证明了我们选择的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副校长甘勇教授讲话
特殊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谭笑风在欢迎辞中,回顾了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在过去两年的合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对未来的期待。
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代表杨军辉博士诚挚地感谢学校领导对中英合作项目的高度重视。她回顾了两校的合作历程,感慨我校代表团访英后学校聋教育的迅速发展,在短短时间制作出令人惊喜的慕课《手语基础----跟聋人学手语》,学院多媒体网络教学技术已经赶超英国,令英国同仁惊叹。她还介绍了此次英国文化协会项目研讨会的目的、重点与现有的成果,并希望两方以后继续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和加强科研合作。

杨军辉博士致辞
国际知名语言学家、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泽善教授对我校特殊教育学院在高等聋教育及手语翻译专业建设发展方面表示赞叹,并简单介绍了自己的跨国手语比较研究、培养聋人成为手语应用语言学人才,推动同伴教育方式开展聋人英语读写研究,希望与我校能够继续深度合作。
我校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林川介绍了近些年来我校跨国际的多项合作及成果,感谢国际友人的支持,表示学校会更加努力地做好一切准备,为今后的国际交流提供更好的舞台。
开幕式后的两天中,专家们就聋人英语教学、手语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地研讨。
特殊教育学院院长孟繁玲教授在大会中以“手语翻译专业的创办与发展”为题,就专业的创办、专业的发展和专业的展望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赞叹我校为手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世界手语大会的发起人,通晓12门语言和多国手语的泽善教授用流畅的国际手语发言,成为了大会的亮点。她还通过播放视频展示了近两年来在亚洲和非洲进行的聋人用手语教聋人日常英语的教学研究项目,培养了一批聋人博士和硕士。她反复强调了启用聋人教师用熟练的手语教聋生阅读写作,用图片引导英语词汇理解、用图形关联记忆和对话应用等强调视觉优先的英语教学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演讲中的泽善教授(右一)
Gail Caudrelier女士不仅是英国资深手语翻译还是具有20年教聋人大学英语经验的老师,她提出聋生学习英语的三条基本原则:以理解为基础、强化师生互动和采取可视化方式,并且用实例解说具体的教学方法,其中图片导入式教学方法和用手语讲解句型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并尊重聋人视觉学习方式。她还邀请两位英国聋人教师分享他们学习英语的经历和体会。

Gail Caudrelier 硕士的演讲
参会的中国聋人学者陈少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仰国维老师、我校的周晓宁老师、江苏师范大学的陈钢老师、烟台爱聋手语研究中心的刘盼、上海随手执梦手语文化中心的聋人英语教师盛焕和手语教师倪颖洁、上海青年技术学校杨在申老师等国内专家也都分别结合实际强调了中国聋人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给参加会议的聋、听学者带来了极大的启发,赢得了阵阵掌声。
会议期间,我校聋人教师周晓宁为中、英代表展示了她的手语教学课堂。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两位资深聋人手语教师对周老师极具魅力的手语,丰富善变的表情、幽默风趣的教学氛围、井然有序的课堂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

周晓宁老师的手语课堂(右一)
此次会议是由英国文化协会基金会支持的,经费全部由项目基金赞助,项目开展三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英国文化协会对我们的项目非常满意,希望项目结束后继续申请新的合作项目。
通过两天会议的研讨有力地说明了聋人具有学好英语、走遍天下的能力,这次研讨会对我校师生是极大的鼓舞。
9月11日下午,大会落下帷幕,参会代表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