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学校始建于1980年,是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历经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郑州分校,郑州走读大学,中州大学发展阶段,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郑州市文化艺术学校、郑州广播电视大学先后并入。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是郑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理工类本科院校。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秉承“修德、敏学、笃行、拓新”的校训,坚定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以“建设办学特色鲜明,对郑州市有突出贡献,在全国同类高校有一定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目标,服务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构建了特色鲜明的黄河文化育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69人,教职工1276人,其中高级职称443人、博士139人、双师双能型22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2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6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省部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获河南省模范教师、郑州市名师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100余人次。

持续优化专业结构。现有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6个学科门类,省级重点学科2个,本科专业38个。构建“一体两翼、实践为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工科专业群为主体、“经济管理”“文旅文创+”专业群为两翼,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能力。

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现有英才、金河、航海、龙子湖四个校区,航空港校区正在建设。实验实训室235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0亿元。图书馆舍4个,馆藏纸质图书164.53万册,电子图书133.29万册,拥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10个。

充分发挥育人合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京豫、沪豫合作战略,创新校企合作,坚持“人才共育、平台共建、研发共推、成果共享”原则,不断推动校地互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纵深拓展。为了深入实施“双碳”战略,学校气候变化与碳中和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中原碳谷发展”系列论坛,以中原为起点,培育“中原碳谷”,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碳谷”。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校相关学科发展与建设,学校聘请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教授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莱维特研究院名誉院长。

坚持服务地方发展。建有河南省吖啶类化合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大数据双创基地、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中国行为法学会国家与地方治理研究会学术研究基地、中原绿色发展研究院等各级研究平台35个;与企业联合建立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涉及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工业、现代食品制造业等郑州市主导产业。获批河南省高性能有机功能材料研究与开发创新团队等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3个。

学校累计培养14万名应用型人才,其中70%在省内就业创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先后获得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承载着莘莘学子的远大理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神圣使命,将一如既往地秉承“修德、敏学、笃行、拓新”的校训,以服务河南省“十大战略”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一二三四”工程为抓手,加快郑州航空港校区建设,着力推进教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努力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作出应有的贡献!(注:上述数据统计时间:2024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