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为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推进学科专业间交叉融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跨学科专业人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需求,依据《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校政字〔2025〕34号),学校开展首批微专业遴选和建设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1.响应新兴领域需求: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对接行业紧缺能力,培养“精技术、强应用、懂交叉”的应用新型人才。
2.赋能学生发展:突破传统学科边界,通过短周期、高灵活度的课程模块,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跨领域核心技能,提升就业创业竞争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3.重构教学资源:推动跨学院、跨学科优质课程资源整合,促进校企协同开发实战化课程,探索“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教学范式改革。
4.服务地方经济:立足区域产业升级需求,构建“微专业-产业链-创新生态”联动机制,为地方输送适配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建设要求
1.精准定位:聚焦新兴产业、紧缺领域或交叉学科,课程体系体现“小而精、高聚焦、重应用、跨学科”特点。
2.课程设置:总学分控制在16学分以内,课程5-10门,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项目式实践等多种模式。
3.跨学科特色:鼓励多学院联合申报,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组建教学团队,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优先开设急需紧缺型、应用技能型、交叉复合型微专业。
4.校企协同:优先支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基于真实项目的课程、共建实践基地的微专业。
5.可持续性:具备明确的教学团队、资源保障和持续建设规划。
三、申报条件
符合《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校政字〔2025〕34号)微专业设置基本条件。
四、材料报送
有意申报微专业的学院请深入研究且精心制定微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填报《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微专业申报书》(详见附件1)和《XXX学院微专业汇总表》(详见附件2)。请于5月15日前将附件1和附件2纸质签章版装袋(封面为申报书封面)提交至教务处(英才校区明德楼C205室),电子文档发送至邮箱:jwclyf@zzut.edu.cn。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371-56889508
教务处
2025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