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根据《中州大学2009年年度考核工作意见》中“聘用合同制人员、人事代理人员和临时人员的考核由各基层考核小组同人事处一起进行。人员满9人以上的,各基层考核小组可直接按12%的比例推荐优秀等次人员;不足9人的,由所在考核小组推荐优秀等次人员,由全校组织述职评定。合同制专职辅导员由用人单位和学生处一起进行考核,优秀等次的比例按12%计算。”的意见,学生处将2009年合同制专职辅导员的考核工作安排如下:
一、考核对象
2009年在岗的非在编辅导员(附考核名单)。
二、考核内容
考核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辅导员所在学院、本人的工作情况相结合,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考核一年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决定,履行岗位职责、开拓创新、廉洁自律、爱岗敬业、工作实绩等况。侧重考核在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的工作思路、敬业精神、管理能力、工作效率、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所在学院、主管部门及管理对象的意见等情况。
三、考核等次与标准
考核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以履行的岗位职责和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实际情况为标准。
优秀: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专业技术知识扎实,业务熟练,爱岗敬业,工作勤奋,有改革创新精神,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达到现任职务要求,在管理、教学、服务等工作中绩效突出。
合格: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业务熟练,爱岗敬业,工作积极,廉洁奉公,能完成管理、教学工作任务,德、能、勤、绩、廉达到现任职务要求,绩效较好。
基本合格:思想政治或业务素质一般,工作作风或服务态度方面存在某些不足,能基本做到廉洁自律,但某些方面还有差距,或者组织纪律性不强,连续旷工5天以上(但不足10天)或年累计旷工10天以上(但不足20天),组织领导能力较弱或集体意识及协作精神较弱,能基本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或能基本履行岗位职责,但工作能力较弱,质量不高,绩效不突出。
不合格:政治业务素质较差,难以适应工作要求,工作责任心不强,纪律松懈,完成工作任务不好,旷工超过10天或一年累计超过20天,德、能、勤、绩、廉有一项明显达不到现任职务要求,工作中有严重失误。
四、考核程序和方法
1、方法
学院非在编辅导员人数满9人(含9人)以上的,学院基层考核小组可直接按12%的比例推荐优秀等次人员,学生处审核备案后报人事处;非在编辅导员人数不足9人的,由所在学院考核小组推荐优秀等次人员,学生处、人事处等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抽1人共同组成考核小组,在听取学院推荐优秀等次人选述职的基础上,按照12%的比例综合评定。
2、程序
①写述职报告、填表。被考核的非在编辅导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述职报告,填写《中州大学非在编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必须用黑色钢笔填写,不能打印,不许有附页)。述职报告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廉几个方面的内容。
②被考核非在编辅导员述职。在各学院基层考核小组进行,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持。
③民主测评。各学院基层考核小组负责在本单位进行,要有适当比例学生代表测评意见。
④综合评价。被考核的非在编辅导员考核由各学院基层考核小组提出初步评定等次;并推荐优秀等次的非在编辅导员参加学校组织的综合评定。
⑤确定等次。学生处根据各学院基层考核小组初评结果组织对优秀等次非在编辅导员的综合评定,并提出被考核非在编辅导员的最终考核等次意见,报人事处后进行公示并报上级审批。若被考核人对考核结果有异议,可以在公示7日内申请复议,过期一律不再受理。
五、有关问题说明
1、学院非在编辅导员人数在5人以上(含5人)的学院,优秀等次非在编辅导员的推荐名额2人,学院非在编辅导员人数在5人以下的学院推荐1人,参加学校的综合评定。
2、各学院新进的非在编辅导员在见习期、试用期的(到校时间不足一年的),对其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
3、未在岗或未带学生的非在编辅导员及病假、事假累计超过半年本次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
4、按照《中州大学2009年年度考核工作意见》中有关规定,当年考核等次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非在编辅导员,予以辞退。
六、时间安排
2010年1月7日前各学院基层考核小组安排本院非在编辅导员的考核,提出初步考核意见和等次。
2010年1月11日下午2:00学生处、人事处组织对各学院推荐的非在编辅导员中优秀等次推荐人选进行综合评定。
2010年1月12日考核组将非在编辅导员考核的意见及等次报人事处。
附:2009年非在编辅导员名单
学生处
2010年1月7日
2009年各学院非在编辅导员名单(37人)
管理(4):李彦 丁明华 马会鹏 王剑
工程(7):赵富星 程冬梅 张家芳 刘彦平 刘景鑫
张培 张檀(新进未满一年)
经贸(2):韦耿建 崔军彦
体育(1):王宁涛
外语(3):孙旭朝 李娜 王春杰
文传(1):周改丽
信息(5):李晨明 杨金川 李静静 张涤新
艺术(5):赵 卓 王楠 李晓雪 潘丽娜(新进未满一年)
秦潇(新进未满一年)
特教(4):陈振宇 王东旭 刘俊霞 唐海龙
音乐(3):李莉 王芳 关砚蓬
继续(3):杨辉 赵璇 路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