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政字[2009]125号
根据教育厅对全省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评估时间安排,学校研究决定于2010年3月底向教育厅申报对我校2007-2010年就业工作的评估,为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我校按照国家和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推动工作”的原则,逐步实现我校就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促进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我校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招生、培养和就业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我校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评估工作顺利达到预期的效果,经研究决定成立学校迎接就业工作评估领导小组,负责我校自评、迎评等工作的组织实施。(具体名单见附件1)
领导小组下设迎评办公室,地点设在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具体负责评估工作的日常事务和检查督促工作。
三、时间安排
(一)动员准备、分解指标阶段(2009年12月初)
学校于2009年12月初召开迎评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分解布置迎评工作。
(二)资料收集整理及硬件建设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元月15日)
由迎评办公室将《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进行分解,具体分解到各学院及相关部门。各学院及相关部门要根据分配承担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及时召开各学院、部门会议,将指标和主要信息点分解到科室,指定专人负责,认真组织落实。要按照评估指标要求,认真抓好2007-2010四年就业工作信息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提高信息材料的准确性、完整性,保证不遗漏、不缺失。对收集的各类材料进行科学分类、组合、编目和立卷,并于2010年1月15日前报学校迎评办公室(C103)。
学校在就业设施、设备方面与评估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就业设施、设备的建设要与材料的收集同步进行,国资、后勤要按照评估要求抓紧安排落实。
(三)学校自评阶段(2010年3月2-10日)
1、迎评办公室对各学院及相关部门上报的材料进行汇总审查,并由学校迎接就业工作评估领导小组组织专门人员对各部门提供主要信息和自评结果进行现场检查和复核,提出意见。
2、组织校内、外就业工作专家,根据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进行自评测分。
(四)补缺补差整改阶段(2010年3月12-17日)
根据自评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整改完善。对于我校迎接就业工作评估的整体状态、存在问题进行综合自评,撰写出学校《自评报告》。
(五)集中整理阶段(2010年3月18-21日)
1、完成学校汇报材料。
2、做好迎接就业评估专家组考察评估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实地考察、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访问等前期的准备工作。
3、进一步完善各个环节,确保万无一失。
(六)评估申报(2010年3月底)
学校根据建设和自评情况,认真组织填报《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申请表》,向省教育厅申报接受评估。
(七)接受评估(时间由省教育厅确定)
2010年5月-10月接受省教育厅专家组评估。
一、基本要求
(一) 高度重视评估
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将作为高校办学的重要依据,各学院、各部门要根据《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的基本要求,收集整理2007-2010四年来毕业生就业信息及基础资料,重点围绕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指导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和招生计划的下达及实施。以此为契机,完善就业工作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服务设施,建立健全就业指导课及职业规划咨询的师资队伍,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管,共同关心学生,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
(二) 明确工作职责
在就业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学院、各部门专项工作组具体组织实施,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要在明确分工和各负其责的前提下,按学校的总体安排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
(三) 加强信息沟通
要定期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分析问题,向有关领导汇报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
(四) 坚持评建结合
各单位要认真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不得推诿扯皮,坚持评建结合,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为顺利完成评估任务积极工作。
附件:1、中州大学迎接就业工作评估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各部门任务分工表
3、各部门、各学院责任人及具体负责人联系方式
中 州 大 学
二○○九年十二月四日
主题词:教育 毕业生就业 工作评估 实施意见
共印15份
附件1:中州大学迎接就业工作评估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习 谏 党委书记
司福亭 校长
常务副组长: 苏 炜 党委副书记 工会主席
副 组 长: 杨俊良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李绍环 副校长
薛培军 副校长
耿天奇 副校长
刘省贵 原郑州艺术学校校长
周长根 原郑州艺术学校党委书记
成 员:(按姓氏笔画)
王文武 校长助理
陈冠玉 校长助理
于会见 艺术设计学院负责人
马兰萍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马林靖 经济贸易学院党总支书记
王 波 财务处处长
王 琦 科研处处长
孔 颖 团委书记
冯明新 体育学院副院长
李 本 学生处处长
李九宏 工程技术学院院长
李靖靖 化工食品学院院长
仲 岩 经济贸易学院院长
宋恩光 信息管理中心主任
吕志红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
刘滨滨 文化与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
孙振营 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朱英萍 音乐舞蹈学院负责人
苏 玉 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张 梯 体育学院党总支书记
张中善 保卫处处长
张帅旗 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
张建平 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
孟繁玲 特殊教育学院负责人
陈遂彦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高建炳 化工食品学院党总支书记
袁万明 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
常 锋 工程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
郭 琰 管理学院院长
郭 玮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
郭顺垣 德育教学部党总支书记
蒋小平 德育教学部主任
焦志伟 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
潘维成 教务处处长
蔡季愚 国际教育学院筹备组常务副组长
办公室主任:郭 玮(兼)
副主任:刘晓安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
附件2: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各部门任务分工表
一级指标
5个
| 二级指标
15个
| 三级
指标
40个
| 主要评估内容
| 评分标准
| 评 估
方 法
| 负责部门
| 责任人
|
具体负责人
|
组
织
领
导
18
分
| 战略规划
6分
| 学校整体发展
规划(3分)
| 就业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清晰。
| 就业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1分。
把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1分。
确定学校就业工作的基本方针、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及实施措施,1分。
| 查阅学校发展规划或年度工作计划,听取校领导情况介绍
| 办公室
| 李欣
| 浮谦
|
“以就业为导向”的相关政策
(3分)
| 制定与就业工作挂钩的相关政策,并认真贯彻实施。
| 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等方面制定与就业工作挂钩的相关政策,1.5分。
就业机构人员参与讨论和研究教学改革方案、专业设置和年度招生计划等重大事项,1.5分。
| 查阅有关文件、领导批示及会议记录,座谈或访谈
| 办公室
| 李欣
| 浮谦
|
机构设置
5分
| 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机构
(2分)
|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措施得力。
| 成立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1分。
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每年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不少于2次,能及时解决就业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1分。
| 查阅相关文件及会议记录等
| 就业中心
| 李欣
| 浮谦
|
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3分)
| 校级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健全,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清晰。
| 成立校级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2分。
就业工作人员岗位明确,职责清晰,分工合理,1分。
| 查阅相关文件及会议记录等
| 办公室
| 李欣
| 浮谦
|
领导重视
3分
| 学校领导重视
(2分)
| 实施“一把手工程”,将就业工作列入学校重要工作日程。
| 学校主要领导重视,深入实施“一把手”工程,1分。
将就业工作列入学校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学校领导定期研究就业问题,1分。
| 查阅相关文件及会议记录等
| 办公室
| 李欣
| 浮谦
|
院系领导重视
(1分)
| 院系“一把手”重视,成效显著。
| 院系“一把手”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1分。
| 查阅会议记录及工作档案
| 学院
| 附后
| 附后
|
制度建设
4分
| 工作制度(3分)
| 工作制度健全。
| 学校制定就业管理工作制度,2分。
学校就业专职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职责明确,工作方法得当,工作效率较高,勤政廉政,1分。
| 查阅相关文件
| 就业中心
| 郭玮
| 李瑛
|
奖惩制度(1分)
| 就业工作奖惩制度健全。
| 建立就业工作奖惩制度,每年定期对院(系)就业工作进行检查考核1次以上,1分。
| 查阅相关文件
| 人事处
| 管永建
| 浮谦
|
基
本
条
件
22
分
| 队伍建设
9分
| 人员配备(4分)
| 学校就业工作职能部门专职工作人员数与毕业生数比例。
| 学校就业工作职能部门专职人员数与毕业生数比例≥1∶500,4分。
| 查阅人事档案和相关文件
| 人事处
| 管永建
| 于动
|
学习、培训(2分)
| 定期组织就业专(兼)职工作人员参加学习、培训。
| 每年在校内组织不少于1次的就业工作人员学习培训,1分。
评估年内组织就业专(兼)职工作人员参加国家、省组织的就业工作人员学习培训不少于1次,1分。
| 查阅工作档案和培训计划
| 就业中心
| 郭玮
| 李瑛
|
学历、职称(3分)
| 学历、职称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学校就业工作需要。
| 学校就业专职工作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0.5分。
学校就业专职工作人员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0.5分。
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列入职称设置范围,2分。
| 查阅人事档案,相关文件及资格证书
| 人事处
| 管永建
| 于动
|
经费投入
3分
| 经费预算(3分)
| 就业工作列入学校当年经费预算。
| 就业工作经费总额不少于本年度全校学生应交学费的1%,3分。
| 查阅当年学校财务预、决算
| 财务处
| 王波
| 丁爱华
|
设施设备10分
| 工作场所(3分)
| 学校设有独立常设工作场所。
| 学校设有独立、常设的招聘、洽谈接待场所,档案室,职业咨询、信息查询、职业指导教研室等办公场所,3分。
| 实地考察
| 后勤管理处
| 范红军
| 王安军
|
办公设备(1分)
| 配备确保就业工作正常运转的办公设备。
| 配备计算机(专职人员人均1台)、多媒体等主要办公设备,1分。
| 查阅固定资产档案,实地考察
| 国资处
| 张建平
| 周弘
|
信息网(4分)
| 开通就业网,有独立的网站、网址,并充分发挥作用。
| 有独立就业网站、网址,1分。
具有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等网络功能,1分。
加入网站联盟,与国家和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1分。
配备专人负责及时维护就业网信息,1分。
| 实地、网上考察
| 信息中心
| 宋恩光
| 齐小文
|
学生用设备(2分)
| 学校就业服务机构配备满足毕业生就业需要的计算机和视频等设备。
| 用于毕业生就业信息查询、网上“双选会”的计算机和视频设备,1000人以下不少于10台电脑、10套视频设备,1000人以上每增加200人增加1台电脑、1套视频设备,2分。
| 实地考察
| 国资处
| 张建平
| 周弘
|
指
导
服
务
22
分
| 就业指导13分
| 就业指导课(6分)
| 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完备。
| 列入学校必修课教学计划,2分。
学时不少于38个学时(其中创业教育不少于8学时),学分不少于2分,1分。
配备优秀就业指导课专职教师队伍,1分。
重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以国家或省统编教材作为就业指导课的基础教材,教学大纲、教案等材料完备,1分。
课堂效果明显,1分。
| 查阅有关文件、教学计划、课程表、教案,现场听课,座谈
| 教务处
| 潘维成
| 谭立新
|
思想教育(2分)
| 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
| 对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和诚信教育,1分。
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活动,1分。
| 查看相关材料
| 学生处
| 李本
| 王苏琪
|
专题讲座(1分)
| 举办专题讲座、报告。
| 根据当年的就业形势和学生需求举办讲座。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校友等作专题讲座或报告,1分。
| 查阅资料、走访、座谈
| 德育教学部
| 蒋小平
| 李馥梅
|
日常咨询服务
(2分)
| 开展就业咨询服务, 开展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帮扶工作。
| 开展就业、创业咨询服务,工作记录完备,1分。
开展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帮扶工作,措施得力,档案详实,效果明显,1分。
| 座谈、查看工作档案、问卷
| 就业中心
| 郭玮
|
李瑛
|
职业指导教研
活动(2分)
| 开展职业指导教学和科研活动。
| 安排教学和实训等活动,0.5分。
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发展和创业教育,0.5分。
开展职业指导经验总结、学术交流、理论探讨等活动,每年在省级以上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1分。
| 查看相关资料
| 德育教学部
| 蒋小平
| 李馥梅
|
市场开拓
6分
| 市场开拓(1分)
| 学校制定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计划。
| 学校制定考察市场、进入市场、占有市场等计划,0.5分。
措施得力,效果明显,0.5分。
| 查阅工作档案
| 就业中心
| 郭玮
| 刘永杰
|
就业推荐(1分)
| 客观、详实推荐毕业生。
| 通过校园双选会等活动推荐毕业生,0.5分。
通过发放毕业生生源、毕业生就业推荐表等材料推荐毕业生,0.5分。
| 查阅资料、实地考察
| 就业中心
| 郭玮
| 刘永杰
|
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2分)
| 学校积极建立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推行和完善“双证书”制度。
| 建立有能够满足毕业生需求的就业见习基地,本科院校1.5分,高职院校1分。
积极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或加强与校外各类创业孵化基的联系与合作,0.5分。
高职院校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毕业生持“双证书”达80%以上,0.5分。
| 查阅协议、考察、走访等材料
| 学院
| 附后
| 附后
|
学校毕业生就业双选活动(2分)
| 学校双选活动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成效明显。
| 学校双选活动制度健全,0.5分。
学校举办双选活动申报、筹备、召开、结果信息报送等过程规范有序,0.5分。
学校双选活动无虚假招聘,安全稳定,0.5分。
学校双选活动成效显著,0.5分。
| 查阅资料、问卷调查
| 就业中心
| 郭玮
| 刘永杰
|
信息服务3分
| 信息收集、整理、发布(2分)
| 积极主动收集、整理、发布就业信息。
| 学校采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及时收集就业需求信息,1分。
整理、筛选有效信息,0.5分。
及时公开发布需求信息,0.5分。
| 查阅资料、网上调查、问卷调查
| 就业中心
| 郭玮
| 刘永杰
|
需求信息数量
(1分)
| 学校为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就业需求信息数量。
| 就业信息需求人数/毕业生总数≥1,1分。
| 查阅资料
| 就业中心
| 郭玮
| 刘永杰
|
规
范
管
理
18
分
| 工作规范11分
| 完成任务质量
(6分)
| 常规工作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准确无误。
| 毕业生生源信息、就业方案编制规范,1.5分。
如实、全面、准确报告毕业生就业状况,2分。
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准确规范,1.5分。
无学生因就业工作上访,1分。
| 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提供,实地考察
| 就业中心
| 郭玮
| 吕欣美
|
完成任务时效
(5分)
| 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 及时上报就业进展状况,1分。
及时上报毕业生生源、就业方案等,1分。
及时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1分。
按时参加会议和培训,1分。
按时上报年度工作总结、工作安排及其它材料,1分。
| 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提供,实地考察
| 就业中心
| 郭玮
| 吕欣美
|
文档管理7分
| 文件档案(1分)
| 各级就业工作文件管理规范。
| 文件齐全,整理规范,及时归档,1分。
| 查阅相关档案
| 就业中心
| 郭玮
| 李瑛
|
毕业生档案(2分)
| 毕业生档案规范有序。
| 毕业生档案材料齐全,0.5分。
毕业生档案在校期间管理规范,0.5分。
转递及时、准确,0.5分。
无毕业生自带档案现象,0.5分。
| 查阅档案转递记录材料
| 就业中心
| 郭玮
| 吕欣美
|
用人单位档案
(1分)
| 用人单位信息资料档案齐全。
| 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0.5分。
用人单位基本情况、需求信息、联系方式等齐全,0.5分。
| 查看相关资料
| 就业中心
| 郭玮
| 刘永杰
|
信息统计档案
(2分)
| 各种统计表准确完备,管理规范。
| 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表、待就业率统计表、灵活就业统计表、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数据库、以专业为统计单位的“供需比例”等各类统计表管理规范,准确完备,2分。
| 查阅相关资料
| 就业中心
| 郭玮
| 吕欣美
|
其它档案(1分)
| 其它有关档案管理规范。
| 毕业生推荐材料、就业协议书(聘用合同)、毕业生登记表等档案管理规范,0.5分。
年度毕业生生源情况统计表、就业情况汇总表等档案管理规范,0.5分。
| 查阅相关档案
| 就业中心
| 郭玮
| 李瑛
|
绩
效
评
价
20
分
| 就业率
10分
| 初次就业率(10分)
| 截至9月1日学校就业率
| 得分为:学校初次就业率×10。
| 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提供
| 就业中心
| 郭玮
| 李瑛
|
满意率 5分
| 毕业生满意率
(2分)
| 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程度。
| 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人数/参加抽样调查毕业生人数≥70%,2分。
| 抽样调查
| 学院
| 附后
| 附后
|
在校生满意率
(2分)
| 在校生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程度。
| 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人数/参加抽样调查学生人数≥70%,2分。
| 抽样调查
| 学院
| 附后
| 附后
|
用人单位满意率
(1分)
| 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和毕业生满意程度。
| 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单位数/参加抽样调查用人单位总数≥70%,0.5分。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满意和基本满意的人数/参加抽样调查总人数≥70%,0.5分。
| 抽样调查
| 就业中心学院
| 附后
| 附后
|
调研与宣传 5分
| 调研分析(3分)
| 经常深入开展毕业生就业调研、分析活动。
| 制作年度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1分。
在校内开展学生就业期望、教师就业指导、专职人员管理与服务等调研活动,1分。
在校外开展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走访、市场需求分析等调研活动,1分。
| 查阅材料
座谈
| 就业中心
| 郭玮
| 李瑛
|
就业宣传(2分)
| 积极做好就业宣传工作。
| 利用学校网站、简报、广播等途径,积极开展就业宣传工作,0.5分。
每年在省、市级报纸、杂志等有关媒体发表就业工作文章2篇以上,1分。
每年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发表就业工作信息不少于3篇,0.5分。
| 查阅相关资料
| 就业中心
| 郭玮
| 李瑛
|
注:提供材料必须在本轮评估周期内。
附件3:
各部门、学院的责任人、具体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部 门(学院)
| 责任人
| 具体负责人
| 具体负责人办公电话
| 具体负责人手机
|
就业中心
| 郭 玮
| 李 瑛
| 68229019
| 13613859955
|
人事处
| 管永建
| 于 动
| 68229161
| 13673635608
|
教务处
| 潘维成
| 谭立新
| 68229812
| 13803710357
|
学生处
| 李 本
| 王苏琪
| 68229762
| 13837178765
|
财务处
| 王 波
| 丁爱华
| 68229918
| 13619843933
|
国资处
| 张建平
| 周 弘
| 68229700
| 13937182815
|
信息中心
| 宋恩光
| 齐小文
| 68229863
| 13838326005
|
工程技术学院
| 常 峰
| 刘丽娜
| 68229034
| 13103864020
|
化工食品学院
| 高建炳
| 高 辉
| 68229131
| 13938573976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刘滨滨
| 白卫星
| 68229832
| 13838338839
|
体育学院
| 张 梯
| 李庆功
| 68229882
| 15937165151
|
外国语学院
| 吕志红
| 刘经天
| 68229931
| 13938590071
|
信息工程学院
| 孙振营
| 马耀峰
| 68229871
| 13203828781
|
管理学院
| 袁万明
| 郭松涛
| 68229964
| 66189805
|
经济贸易学院
| 马林靖
| 曹 勇
| 68229953
| 63053981
|
艺术设计学院
| 于会见
| 赵 卓
| 68229220
| 13526677885
|
国际教育学院
| 蔡季愚
| 芦 珂
| 68229693
| 15188393999
|
特殊教育学院
| 孟繁玲
| 苏 亮
| 68229837
| 13700878724
|
德育教学部
| 蒋小平
| 李馥梅
| 68229981
| 13503820531
|
注:各学院及相关部门将收集的资料按照时间要求交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李瑛老师(C座103房间)